联系我们
校址:成都市高新西区菁蓉镇(原德源镇)田坝东街127号
电话:18180429020
028-64020877
网址:www.hspvzs.cn
Q Q:1579076780
微信:HSLG18180429020或18180429020
互动平台
-
成都华商理工职业学校微信
据《人民日报》5月3日报道 第四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学生占25.4%。
孩子们“触网”的年龄越来越小,沉迷游戏、行为失范等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凸显。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有效维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如何进行教育引导?专家认为,学校、家庭、社会应该形成良性互动的教育合力。
学校层面,措施宜疏不宜堵,一是引导青少年文明、健康上网,二是要创造丰富的课余生活,吸引青少年注意力;家庭层面,家长要以身作则,避免自己成为“低头族”“手机控”,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社会层面,应加大对网络的监管力度,实施网络游戏实名认证,推行网络游戏分级制度等。
【观察】“某某是把双刃剑”,这样的句型相信每个人都不陌生。要对网络表达评判时用此句型造句,更是让人挑不出错。
一个常识是,科学技术的产物,从核武器到互联网,原本就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只有被固定于特定的场景、使用者、使用目的之下,才能对其给出造福于人或损害于人的价值判断。
青少年使用网络绝对是坏事吗?这样发问的话,相信没有几个人会回答“是”。可舆论总是不乏“孩子沉迷就是网游的错”“没收手机让学生好好听讲”的声音,简单又粗暴。
网游、手机无一不是工具,将它们抽离,孩子还会沉迷于其他东西。真正釜底抽薪的解决办法,是找到孩子沉迷的病根——是课堂无趣还是有畏难情绪?是享乐至上还是陪伴缺失?
学校、家庭、社会形成良性互动的教育合力,找到并拔除病根,构建起青少年使用网络的良性环境,比起将责任一味推脱于网络、游戏等中性的技术身上,这才是赢回并持续吸引青少年注意力的有效办法。
上一篇 : 上一篇:2018年招生简章:成都华商理工高铁学校招生啦!
下一篇 : 下一篇:增强法律知识,对校园暴力说:“不”!—青春与法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