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工学结合,深化校企合作

发布时间:2018-06-17 14:21 作者:成都华商理工职业学校

1985年《决定》提出,发展职业教育,要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和业务部门的积极性。当时即已认识到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意义和重要性。2017年《意见》再次提出,改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受计划经济惯性思维的影响,“供给模式”特征明显,不问需求、不问产业、不问经济,只以学校制定的培养方案按部就班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形势逐步好转。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也提出,要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明确指出,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要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

  为了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人社部和财政部先后出台了现代学徒制和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政策文件,对校企合作加以引导,在全国各地建设了一批学徒制试点单位。同时,覆盖90%以上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也在广泛开展,各地职教园区和产业园区建设开始有机对接,教学做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得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另外,不少职业院校依托企业技术平台和大生产实践环境开展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已成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常态。我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中国模式”日臻完善。

华商动态